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(汇集4篇)
时间:2025-06-07 作者:妙笔网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1
《沁园春·长沙》
苍茫:空阔辽远,没有边际。
峥嵘岁月:特殊而不平凡的岁月。
风华正茂:风采和才华正在的时候。
挥斥方遒:挥斥,(意气)奔放;遒,强劲有力。
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2
《囚绿记》
涸辙之鲋:在干涸的车辙里的鲋鱼(鲫鱼)(见于《庄子·外物训。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。
急不暇择: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。
揠苗助长:揠,拔起。把苗拔起,以帮助其生长。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,急于求成,因而误了事。
猗郁:茂盛的样子。
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3
虚词
1.乎
(1)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(介词,相当于"于",前一个是"在"的意思;后一个是"比",表比较)
(2)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(语气助词,表反问,译为"吗")
(3)其皆出于此乎(语气助词,表揣测,译为"吗"或"吧")
(4)嗟乎!师道之不传也久矣(语气助词,表感叹,与"嗟"连用,译为"唉")
2.而
(1)人非生而知之者(连词,表承接)
(2)惑而不从师(连词,表转折)
(3)吾从而师之(连词,表承接)
(4)择师而教之(连词,表承接)
(5)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(连词,表并列)
(6)小学而大遗(连词,表转折)
(7)则群聚而笑之(连词,表修饰)
3.之
(1)古之学者必有师(助词,的)
(2)人非生而知之者(代词,指代知识、道理等)
(3)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(助词,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)
(4)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(助词,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)
(5)师道之不传也久矣(助词,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)
(6)欲人之无惑也难矣(助词,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)
(7)圣人之所以为圣(代词,指代这件事)
(8)彼童子之师,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(助词,的;代词,指代童子)
(9)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(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)
(10)巫医乐师百工之人(代词,这,这一类)
(11)郯子之徒(代词,这,这一类)
(12)六艺经传皆通习之(代词,这,这一类)
(13)作师说以贻之(代词,他,指代李蟠)
4.其
(1)其为惑也终不解矣(代词,那些,指代疑难问题)
(2)其闻道也固先乎吾(代词,他,指代"生乎吾前"者)
(3)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(代词,他的)
(4)其皆出于此乎(副词,表揣测语气,大概)
(5)其可怪也欤(副词,与"也欤"配合表反问语气,相当于"这不是……吗?")
5.于
(1)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(介词,比)
(2)而耻学于师(介词,向)
(3)于其身也(介词,对于)
(4)皆出于此乎(介词,从)
(5)不拘于时(介词,表被动,被)
6.也
(1)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(句末语气助词,与"者"连用,表判断)
(2)其闻道也固先乎吾(句中语气助词,表停顿)
-
妙笔网小编精心推荐:
-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|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|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|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|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|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
(3)其为惑也终不解矣(句中语气助词,表停顿)
(4)其可怪也欤(句末语气助词,与"欤"连用,加强语气)
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4
一词多义
辞
辞曰: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(推辞)
其文约,其辞微,其志洁,其行廉
(言辞,词句)
《归去来兮辞》(一种文体)
若
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(假如)
徐公不若君之美也(及,比得上)
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(似乎,好像)
微
微夫人之力不及此(没有,用来表示
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)
见其发矢十中_,但微颔之
(稍微,略微)
其文约,其辞微,其志洁,其行廉
(深奥,微妙)
动刀甚微(轻微)72miC.cOm
周室卑微,诸侯相并(衰败,衰弱)
鄙
越国以鄙远(边邑,以……为边邑)
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(浅陋)
蜀之鄙有二僧(边境)
过我而不假道,鄙我也(轻视,看不起)
鄙臣不敢以死为我(谦辞,谦称自己)
-
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网内容,请访问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72mic.com/zongjie/4968.html